提到红色旅游,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大多都是庄严的博物馆、枯燥的纪念堂、陈旧的遗址,相较于风光秀丽的自然景区,红色景区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随着文化进一步多元化,游客进一步年轻化,红色景区也在不断的调整自身的对外形象和对景区内游客“讲故事”的方式。不要以为红色旅游还是铜像广场、博物馆、故居“老三样”,他们也在改变刻板的宣教形式,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讲述“红色故事”。
你知道井冈山的“六个一”活动有哪些吗?你知道太行山的红色旅游主题公园吗?你知道临沂的现代“鸡毛信”是怎么回事吗?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通过研究国内知名红色景区的宣传方式,带你了解不一样的红色旅游。
7月1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红色旅游景区宣传方式分析报告》。本报告根据2011年修订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二批名录,选取其中综合热度较高的20家红色景区,从景区的品牌建设情况和景区如何对游客讲好“红色故事”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品牌建设情况是从OTA(Online Travel Agent,是指在线旅游社,是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专业词语)产品保有量、微信运营情况以及景区口碑情况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而在讲好“红色故事”方面,则要让历史“活”起来、景区“动”起来,让历史不再遥远和陌生,才能让红色精神深植于人心。
从红色旅游景区在携程、去哪儿等OTA(Online Travel Agent,是指在线旅游社,是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专业词语)的相关攻略、评论等情况来看,除了北京天安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一些耳熟能详的景区以外,一些革命老区出现搜索断层的情况,有的甚至搜索不到相关景点的产品。以上海红色旅游景区来看,除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在少数几家OTA网上有相关攻略及点评,龙华革命烈士陵园、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景点较难搜索到相关信息,使得用户线上参与度很低,比起外滩、迪士尼等火爆的旅游景区,传播力明显疲软。
部分OTA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将红色旅游与自然风光、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红色旅游线路,丰富了旅游产品,提高了吸引力。例如,有OTA推出了“井冈山+南昌”等精品线路,将多个红色旅游景区打包,让游客一次出游即可感受井冈山、南昌等不同红色景区的不同魅力;再如,“井冈山+庐山”等线路,将红色旅游景区与邻近的自然景区相结合,“红色+绿色”的线路设计让游客通过一次出游体验红色魅力与秀美的自然风光。
从OTA产品和市场反馈来看,用多元化度假型旅游产品推动红色旅游目的地市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积极寻找红色文化与历史古迹的互动式体验、与周边的名山大川结合,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另外,旅游发展不是某个景区的单独行为,更不是一市一县的事,景区在立足与自身的红色资源的基础上要放大视野,加强区域合作,形成旅游合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争取多方共赢。